新聞中心
負78.5℃干冰一畝大棚用10斤,降溫提高光合作用,蔬菜產量漲60%
編輯:2022-08-22 18:30:13
《西游記》是一部持續了30多年的經典“神劇”,孫悟空大鬧天宮,偷吃太上老君的兜率宮中仙丹無數,天宮云霧旋繞仙氣飄飄,產生這種效果的物質是干冰,固然在日常生活中不經常見到,但它的用途十分地普遍,無色無味,就是固態化的二氧化碳,常被用在消防滅火、制造舞臺仙氣效果、人工降雨、清算工業設備上的積垢、長途運輸保鮮和食物美化等,一位農民大叔溫室大棚種菜一畝用10斤零下78.5℃的干冰,夏天降低大棚溫度,冬季提升果蔬光協作用,蔬菜產量提升60%。
二氧化碳在農業消費中也被稱為“氣肥”,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,但想溫室大棚果蔬產量高,質量好,菜農們必需在水、肥、氣、溫、光上下功夫,這里的氣就是指的二氧化碳,農民大叔冬季溫室大棚種蔬菜經常補充二氧化碳,他說這個方法用好了,溫室大棚蔬菜產量提升60%,他曾經運用了好多年,效果非常地突出。
各位網友肯定很獵奇,日光溫室為什么會要補充二氧化碳呢?冰冷的冬季溫室大棚內外溫差大,通風換氣時間短,經過一個晚上,棚內的二氧化碳處于虧空狀態,果蔬生長的環境二氧化碳濃度低于一定濃度,果蔬的光合速率低于呼吸速率,就不能積聚光合產物,一朝一夕果蔬就會處于碳“饑餓”狀態,大部分蔬菜作物生長和產量構成經濟有效的二氧化碳濃度是600--1000ppm,葉菜類二氧化碳濃度以600—1000ppm為宜,晴天應取高限,陰天應取低限。
大叔楊玉仁是當地有名的大棚蔬菜種植戶,運營著11個大棚,這些年他經過不時地學習,關于大棚內水、肥、氣、溫、光有了系統性的認知,為了準確控制大棚各項氣候參數,他會定時采集各項數據,發現棚內每天的濃度也不一樣,下午6點關閉棚后,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會逐漸增加,日出前最高,抵達了500微升,日出1個小時后,二氧化碳的濃度會逐漸降落,上午9時會降到100微升,雖經過通風后,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只能抵達300微升,著急上火的他就想到了干冰。
一袋干冰一斤重,每一個大棚放10袋,釋放的場面頗為壯觀,棚內高溫下,會疾速地升華從而消逝,干冰消融時,并不會像冰變成水,它會直接蒸發為溫度很低、單調的二氧化碳氣體,看似夢境的白色氣體,也一定要安全運用,大叔楊玉仁說他的溫室大棚濃度堅持在800微升,草莓的葉片明顯增厚、葉色濃綠,提早成熟,產量增加了15%-20%,人工補充二氧化碳,他還運用了一種二氧化碳發作器,采用碳酸氫銨加熱法,效率高、無反作用,產生的氨水還能當肥料。
俗話說:“無肥不長樹,無光不長果”,大叔楊玉仁說內蒙冬季溫室大棚經常面臨低溫寡照問題,在定時補充二氧化碳的同時,他給每個大棚安裝了激光植物補光燈,每晚給果蔬補充光照8小時,延長棚內光照時間,提升果蔬光合效率,一個大棚下來一年多掙1-1.5萬元。各位網友你見過干冰嗎?有不同的見解,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,喜歡文章的話點個贊關注一下我。